蛇口人物 | 「老兵」梁憲:「蛇口精神」鑄就改革傳奇


編者按


40年,中國經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。家國變化成就非凡,滄海桑田。我們把目光聚焦改革的親歷者、推動者、見證者身上,這些人物和故事折射出的改革精神,是無法磨滅的時代記憶。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節點,回望來路,更好前行。

39年前,2.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,特區的先行者從此改革起步、闖關奮戰;如今,近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經濟特區,經濟總量已超過2萬億元,成為世界級城市…… 回憶近40年的激情歲月,原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梁憲感慨不已,改革傳奇將被歷史所銘記。展望未來,新時代的蛇口正在朝“美麗中國”邁進,以“蛇口精神”為代表的特區基因不斷傳承、接續,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。
梁憲至今仍清晰記得第一次來蛇口的感受。

1979年7月,30多歲的梁憲從香港坐船第一次來到蛇口漁民碼頭,他作為交通部派往香港招商局工作的外派幹部,加入蛇口工業區的建設。“那時候的蛇口真可以說是窮鄉僻壤,除了海水,淡水只有兩口井,經濟發展硬體、軟體的基礎都很薄弱。”

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,建港填海的“開山炮”轟鳴炸響。

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“大鍋飯”工資制度、第一家由企業集團創辦的銀行開業、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創辦……一系列的“第一”從蛇口走出,特區經驗開始在全國複製。

在蛇口工業區,對外開放的胸懷深埋幹部心中。梁憲初到蛇口,先埋頭研究國外經驗。在1980年前後,“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集中研究世界各國建設出口加工區的歷史。”

建設工業區,缺乏專業人才怎麼辦?梁憲曾擔任招商局蛇口企業幹部培訓中心主任,他說:“當時很多大學裡面沒有現代企業管理、經濟管理方面的專業,相關人才缺少,我們就萌發了一個念頭,招來的技術幹部,要增加外語、法律、行銷、財務、會計等領域知識的培訓。找不到老師,我們就請香港的專業人士上課。

image0066a

原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梁憲


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。”1981年底,這個巨型標語牌矗立在蛇口工業區最顯眼的地方。這一口號出現在35周年國慶遊行的彩車上,傳遍神州大地,被億萬中國人叫響。

40載激情歲月,蛇口乃至深圳的城市面貌,發生翻天覆地變化。深圳GDP從1979年的1.97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.24萬億元,僅次於北京、上海,與曾經差距無比巨大的香港相當。而從蛇口孵化而出的招商銀行、平安保險、中集集團,已經成長為叱吒風雲的中國企業。

在梁憲看來,這些企業之所以成功,“關鍵在於它們從一開始便實行了現代企業制度。”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,當蛇口提出要實行股份制,特別是在國有企業中搞股份制企業時,“還給人異想天開的感覺,面臨很大壓力”。

事實上,很多深圳的企業家雖非蛇口“出身”,但也受到蛇口改革理念的影響和啟蒙。

萬科創始人王石曾表示,1983年他南下深圳之初也曾迷茫,當聽到蛇口的標誌性口號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”之後,激發了創業的激情,最終成立萬科。

梁憲說,從蛇口到深圳,中國經濟特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,中國經驗將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有益參考,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。

位於東非的吉布地,是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節點。2013年,招商局集團投資吉布地港,複製深圳蛇口“前港-中區-後城”的綜合開發模式,在吉布地新建現代化港口,投資建設自貿區,並將老港區打造為新的商業中心。同時,招商局也正在斯里蘭卡、多哥、坦桑尼亞等國家分享這一商業模式。

如今,已70多歲的梁憲經常在蛇口遠眺海面、踱步林間。企業逐步轉型升級,新時代的蛇口生活恬靜、愜意,朝“美麗中國”邁進。由舊廠房改造為創客空間等的蛇口網穀裡,創客們充滿朝氣、活力,新的改革創新激情持續迸發……


文章內容來源於新華社 記者孫飛